我从导师身上学到的

我的导师是颜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眼外伤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所带领的团队致力于眼外伤临床与基础研究,眼外伤及其并发症对视力造成的巨大危害,在全球范围内仍是个难题。老师非常注重言传身教,在指导我们的过程中,常提及中国在关键技术经常被外国卡脖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攻克这些卡脖子难题?做好科学研究,不单单只是为了发一篇文章,而是要真正地解决临床问题,为患者谋福利。我从导师身上学到的,是厚植家国情怀,发扬学者风骨,为国家能够早日自主创新而做科研,为民族复兴而做科研。

 

  老师的手术技术自然卓越超群,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医者仁心、德高医粹,坚持每年奔赴偏远地区开展眼科义诊和复明手术,是当之无愧的光明使者。几十年的坚持,救治了无数失明的患者,也为无数家庭带来了重新生活的希望。我从导师身上学到的,是以复明为己任,待患者如亲友,是责任和担当,更是大爱无疆。

 

  曾经在我眼中,老师一直是可望不可即的山巅,从零开始的我们只能望其项背。然而一次简单的交谈,那时老师刚修改完一名在职研究生的文章,他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不管什么事,一定要自己亲自做一遍,才能学习到真正的本领。没错,我们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得到一篇完善的文章,而是在一次次修改中打磨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从导师身上学到的,是治学严谨,是笔耕不辍,更是老师对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


 老师的带教理念有两个关键词团队创新,他的思路极其开阔,也时常教导我们以及包括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很多年的师兄师姐,不要做手术匠,要从每一个病例,每一台手术中挖掘临床问题,总结思考,每位患者都有他自己的特点。仍记得老师提问的视网膜裂孔为什么多发生在颞上方?,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作为常见的临床现象,很少有人去思考真正的原因,而老师却能详细的从玻璃体的发育、解剖结构和视网膜的毗邻关系等多个角度,层层剖析,逐渐揭开真相,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独特而富有感染力,听过一次便会永远记在脑海里。即使都是眼外伤,不同病人也会因为术中细节的处理而引发不同的预后和结局,因此老师总有自己的思考,总能提出具有科研价值的命题,认真总结手术经验,自主研发了手术器材,申请专利并完成了转化,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我从导师身上学到的,是勤学善思,是举一反三,也是对追求真理的热忱。

 

  转眼间,博士研究生的求学生涯即将画上句号,但我从导师身上学到的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崇高的医德医风将始终鞭策我在今后的从医生涯中不忘初心,不畏艰难,胸怀大爱,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

廖梦宇,女,中共党员,总医院2020级眼科学专业型博士,师从著名眼科学专家颜华教授。现任总医院研究生第一党总支书记、2020级博士生党支部书记。2012年考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习,2017-2020年进入总医院就读颜华教授的眼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并完成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获“2020届优秀毕业硕士研究生2020-2023年继续攻读眼科学专业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眼外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博士期间,承担眼外伤基础研究课题2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BMC Ophthalmology》、《Frontiers in Medicine》、《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Case Reports》发表临床研究论文4篇,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眼科领域最权威基础研究杂志《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发表论文1篇;多次在国际和国内高水平眼科会议上做学术交流,在36届亚太眼科学年会上做病例汇报、14届中日韩眼科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汇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做论文发言;博士期间获得奖励:

2022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2年研究生朱宪彝奖学金

2020-2021学年度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

2020-2021学年度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

2020-2021学年度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标兵

2021-2022学年度校级优秀研究生